12月15日,世界500強企業、中國房地產巨頭綠地集團董事長張玉良在紐約表示,企業參與全球化競爭有助于提高全球資源配置能力,促進國內經濟轉型和提高國內生產技術水平,當前大企業正迎來一個“走出去”的好階段。
張玉良表示,“對綠地集團這樣的大企業來說,未來最終的競爭一定是全球化競爭,”,現在海外有很大的空間和市場,綠地可以通過全球化配置更多的資源,通過合適的成本加強推進國內的結構調整和提升競爭能力。
他提到,當前對大企業而言是全球化和“走出去”的好階段。企業通過國際化可以推動國內經濟轉型,提高生產力、生產效率和科技含量。與此同時,在國內做大做強也為企業“走出去”奠定更好的物質、人才基礎。
近日,綠地參與開發位于紐約市布魯克林區的廉租房項目,該項目是總投資49億美元的布魯克林太平洋公園項目的一部分。布魯克林太平洋公園項目由綠地在美子公司與美國森林城拉特納公司組成的合資公司開發,其中綠地占70%股權。
張玉良認為,布魯克林太平洋公園項目對綠地的全球化發展很有益處,同時也反映了美國對來自中國投資的需求。
剛剛結束的中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必須更加積極地促進內需和外需平衡、進口和出口平衡、引進外資和對外投資平衡,逐步實現國際收支基本平衡,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張玉良表示:“綠地集團正在加速全球化進程”。他透露,今年綠地在全球累計投資200多億美元,明年可能還會加大投入。今年綠地的海外收入預計有200多億元人民幣,明年這個數字可能翻一番。
談到越來越多的中國房企“走出去”,張玉良認為,“全球化總是要實施的,當你有條件的時候就要去‘全球化’,提高競爭能力,提高管理能力,提高全球資源配置能力。” 他表示,近三年來綠地在全球化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公司在品牌、資本實力、開發經驗以及全球影響力等方面具備一定競爭優勢。綠地的發展策略是向發達國家、發達城市的市場擴張,特別是向經濟穩定成長、人口快速集聚的城市擴張。
今年早些時候,綠地在洛杉磯總投資10億美元的“洛杉磯綠地中心”城市綜合體項目正式開工建設。而紐約和洛杉磯正是全美人口最多的兩個城市。
張玉良同時表示,綠地在全球化方面還處于初級階段,對各國文化、法律的研究可能還不夠深入,這些都需要進一步提升。 (劉凡 穆序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