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漕河涇現代服務業集聚區二期B標段項目的施工現場,一個帶著黃色安全帽的身影進入我們視線,犀利的眼神、嚴格的言辭,向現場施工人員進行著細致、專業的指示。他就是一級建造師、高級工程師、漕河涇二期項目經理,他就是全國優秀項目經理潘繼維。
在進入公司的這些年里,舜元建設良好的企業氛圍熏陶滋養了他。他勤奮好學,敬業奉獻,帶領團隊拿下多項白玉蘭工程獎,省、市優質工程、鋼結構優質工程等獎項。2017年,他個人被授予“全國優秀項目經理”的榮譽稱號。
1984年至今,潘經理從事建筑行業30多年,無論是作為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他腳踏實地,謙虛好學,低調不張揚,求實不玩虛,不斷進步,提高自我。在進入公司的十多年間,他始終把公司效益放首位,將“總承包管理意識”貫徹到項目實際運行管理中去,從大局著眼,從細節著手,用實際行動為客戶單位提供優質的“總包”服務。
面對工程項目,潘經理牢記責任兩字,遵循公司“建好建筑,做好企業”的理念,嚴把質量關、安全關,帶領項目班組堅持做好每一個工程。逸仙路25號地塊項目施工環境復雜,技術含量較高,施工過程中稍有大意,就會出現質量安全問題,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作為該項工程的技術負責人,潘經理沒有絲毫怠慢和松懈,全程嚴格把控質量監控,在幾個月的攻堅戰里,他與項目團隊吃住在工地,克服道道難關,最終該工程獲得了國家鋼結構金獎、上海市文明工地等榮譽。
他還善于發現每個人的優勢,有針對性的引導與安排工作,給團隊每個人施展才華的舞臺。潘繼維經理曾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了“同濟(常熟)科技園”的建設。開工伊始就組建了強有力的項目管理團隊,簽“軍令狀”,使得大家士氣高漲,各司其職。他在項目部建立了團隊協作機制,分段設置安全、質量監督專員,進行分組量化考核,用數字說話,使項目形象透明,責任落實,管理到位。在項目現場的生產管理過程中,總是難免出現意見不統一,潘經理不慍不火,與項目團隊、各方面負責人耐心解釋,反復交心,以誠心及平等對話取得大家的理解,不少難弄的燙手山芋迎刃而解。該工程最終獲得了上海市“申安杯”、蘇州市“姑蘇杯”、“江蘇省文明工地“等榮譽。
筆者請潘經理向公司的年輕人分享專業學習的經驗。潘經理笑著回憶道,備考一級建造師,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既要背誦掌握理論知識,也要結合在工作實踐中積累的經驗。遇到問題勤向老師請教,啃難點,攻難題,定能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工作之余,他也感到現代社會和建筑行業發展的日新月異,知識更新十分迅速,如果不及時補充新知識,不經常進行開展不間斷的學習和交流,就不能適應企業技術管理工作的需要,就會被淘汰。行業中的年輕人更應抓緊時間,抓住機會,努力學習提升自我。